電焊煙塵的危害及防護
小輝 2024-05-10 14:05:49 來源:新明輝商城
電焊煙塵是在溫度高達3000-6000℃的電焊過程中,焊接原材料中的各類金屬蒸發成氣體,并在空氣中迅速氧化、凝聚,從而形成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混合物煙塵或氣溶膠。
焊條、焊絲、焊劑不同,電焊塵成分也不同。此外,各種重金屬煙均可產生金屬煙熱,這種急性職業病在吸入過多的金屬氧化物煙塵4-8小時,工人往往在工作后回家的傍晚發病,呈現癥狀流感樣發熱,有發冷、發熱以及呼吸系統癥狀。
電焊塵可因使用的焊條不同有所差異。如使用焊條T422焊接時,電焊塵主要為氧化鐵,還有二氧化錳、非結晶型二氧化硅、氟化物、氮氧化物、臭氧、一氧化碳等;使用507焊條時,除上述成分外,還有氧化鉻、氧化鎳等。
產生電焊煙塵的行業舉例如下:
1、制造業:銅管打孔;
2、機械工業:手工電弧焊、氣體保護焊、氬弧焊、碳弧氣刨、氣焊;
3、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:機車部件組裝、平合組裝、船舶管系安裝、船舶電氣安裝、船舶錨鏈加工、制動梁加工、汽車總裝、摩托車裝配。
煙塵中主要有害物質有重金屬氧化物等,已在煙塵中發現的金屬元素多達20種以上,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鐵、鈣、鈉等,其次是硅、鋁、錳、鈦、銅等。主要有害物質為氧化鐵、二氧化硅、氧化錳、氟化氫等,其中含量最多的為三氧化二鐵,一般占煙塵總量的35.56%,其次是二氧化硅,其含量占10~20%,氧化錳占5~20%左右。
電焊煙塵所致常見職業病
(1)電焊工塵肺
1)發病與焊接環境、粉塵濃度、氣象條件、通風狀況、焊接種類、焊接方法、操作時間及電流強度等有密切關系;
2)工人的個體因素和健康狀況對塵肺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;
3)發病時間長短,與應用焊條成分有明顯關系;
4)發生及病變程度與肺內粉塵蓄積量有關,蓄積量主要取決于粉塵的濃度、分散度、接塵時間、防護措施,粉塵濃度越高、分散度越大、接塵工齡越長、防護措施越差、吸入并蓄積在肺內的粉塵量越大,越易發生塵肺,病情越嚴重。
發病緩慢,臨床癥狀輕微,早期無明顯自覺癥狀和體征。并發肺氣腫等疾病時,可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。少數病例在脫離焊接作業后,病情可逐漸減輕。在長期從事接觸高濃度焊煙作業時,少數病例也可發生三期塵肺。
(2)金屬煙熱
各種重金屬煙均可產生金屬煙熱。金屬加熱剛超過其沸點時,釋放出高能量的直徑為0.2-lum的粒子,深入呼吸道深部,大量接觸肺泡可引起金屬煙熱。吸入大量細小的金屬塵粒也可發病。能引起金屬煙熱的常見金屬有鋅、銅、鎂,特別是氧化鋅。鉻、銻、砷、鍋、鉆、鐵、鉛、錳、汞、鎳、硒、銀、鉸、銳、錫等也可引起,但較少見。
(3)金屬中毒
由于吸入金屬及其化合物粉塵引起的中毒。一般分慢性、急性中毒。
通常重金屬及其化合物都有毒且人體無法排出。因為重金屬能夠使蛋白質的結構發生不可逆的改變,從而影響組織細胞功能,進而影響人體健康。
以慢性錳中毒為例,主要表現在神經系統方面,早期以神經衰弱綜合征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為主,繼而出現明顯的錐體外系神經受損癥狀。
其輕度中毒臨床表現為起病時嗜睡,以后出現失眠、頭痛、乏力、記憶力減退。部分患者出現易激動、惡心、流涎增多、四肢麻木或疼痛、兩腿無力等。中毒癥狀加重可出現肌張力增高,輕度震顫、兩腿沉重、走路減慢、易跌倒、舉止緩慢、感情淡漠或沖動。
何種金屬中毒主要與使用的焊條成分有關,如鉻、銅、錳、鎳、鋅等,長期接觸會發生慢性金屬中毒。
電焊煙塵的呼吸防護
根據安監總廳安健〔2018〕3號文件《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范》中附件2“呼吸器和護聽器的選用”:接觸焊接煙,防塵口罩過濾效率至少滿足GB 2626規定的KN95級別。
根據國家配備使用標準GB/T 18664-2002《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、使用與維護》,當作業環境不缺氧(氧氣濃度≥18%)、顆粒物種類和濃度已知、顆粒物濃度<IDLH濃度時,對于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(僅考慮面罩、未考慮過濾元件):濃度超標<10倍,可選擇自吸過濾半面罩;濃度超標<100倍,可選擇自吸過濾全面罩。
根據國家產品質量標準GB 2626-2019《呼吸防護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》、國家文件《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范》,電焊煙塵為非油性顆粒物,可選擇KN95等級、KN100等級過濾元件
佩戴防塵口罩后,穿透口罩(即吸入人體)的顆粒物濃度<職業接觸限值,選擇的防塵口罩防護等級是安全的。否則,是不安全的防塵口罩。
了解更多產品可以瀏覽新明輝商城網站或電話400-780-8577咨詢客服。
{{i.title}}